.jpg)
1、建种
建种是针对苗种种类繁多,养殖成本系数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,可采用先将水产苗种在苗种栏中饲养5~7天,养殖周期控制在一年以上,定期观察苗种的生长情况,针对水体环境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水质,从而达到育苗的目的。
2、疾病防治
养殖户一般是将苗种投放池塘中养殖,为了保障苗种成活率,除了投放苗种之外,养殖户还需要注重水生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,以免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。
3、病害防治
水生动物疾病包括水蛭、蜈蚣、老鼠等都有可能发生,水蛭对其具有一定的破坏性,所以养殖户一般要选用无公害的人工养殖的动物饵料进行养殖,同时在养殖过程中,还需要适当的给苗种补充水生动物的饲料。
4、适时捕捞
在放养苗种前,一般都会将水生动物或者是老鼠等引进养殖池中,这些动物的粪便会污染水质,或者是被水生动物虫卵寄生在池塘内,导致池水混浊,不利于苗种生长,因此在放养苗种之前,需要对其进行人工捕捞,注意在捕捞的时候,要把已经消过毒的水生动物捕捞出来。
5、投放水蛭
在放苗前,需要将水蛭在池塘里面掠过,这样可以有效的消灭池塘中的细菌,还能净化池水,在投放苗种之前,需要先做好消毒措施,还要对池塘进行消毒,不然水蛭的成活率会变低。
三、养殖技术
1、放苗方法
(1)选择合适的苗种,一般选择体质健壮、没有伤口、外观正常的苗种,在投放之前,需要对池塘进行清洗消毒,还可以在池塘里面放入一些水蛭的种苗,注意最好将水蛭的种苗养殖到池塘中,这样能起到固定水蛭的作用。
(2)准备好池塘和肥料,然后将水蛭放入进去,之后,要在池塘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,这样能增加水蛭的数量,而且有利于水蛭的繁殖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