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一、严格选择使用农业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
1、选择土壤选择。种植山药的田块应该***好选择地下水位低,保水性好,渗透性强的沙质土壤,切忌在低洼地、盐碱地、粘土地、新开荒地种植。
2、整地施肥。将地块深翻后,施用腐熟农家肥,混合适量复合肥,做成1米宽的畦,开好排水沟。每亩施用量为2000公斤左右,施肥后要用土把沟填平,等待种植。
3、适期种植。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,将山药种子均匀地撒在田垄表面,再覆盖细土1.5厘米左右厚,浇透水即可。
4、田间管理
山药种植后20天左右出苗,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,如发现有死苗情况要及时补苗,以免影响产量。
5、适时采收
(1)苗期管理
出苗后应及时把地膜撤掉,以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性,促使植株迅速生长,并要做好中耕除草,以促进根系发育。
(2)中耕除草
出苗后要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,时间在每天上午8点左右,以后每隔1~2天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。
(3)追肥
山药生长前期一般不需要追肥,如果田间较多,可在4~5月追施一次尿素,每亩用量25千克左右,后期注意追肥,山药整个生育期要追肥3次。
二、田间管理
1、灌溉排涝
山药种植,宜选择地势较高,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种植。灌溉,除了定植前浇足基肥外,整个生育期要多次灌溉,有利于块茎膨大。
2、中耕除草
在雨季前,要注意及时疏通沟系,排除田间渍水,降低土壤湿度,促进块茎生长,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。在山药出苗后,苗高30厘米左右时,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,以后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情况和土壤板结情况,决定中耕的次数。
3、搭架固定
山药茎块不倒伏,为了提高薯块的耐涝性,还可以在垄顶部搭架,避免山药倒伏。架子搭好后,使用竹竿在架子上插入根茎,头尾牵引上支架,然后固定山药的位置,防止倒伏。
4、摘除花蕾
在花蕾形成后,要摘除,以保证山药产量和品质,提高产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