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养一体化管理模式(种养结合一体化项目)

种养一体化管理模式(种养结合一体化项目)
种养一体化管理模式
1、空间利用
目前农村的土地利用率并不是很高,因此农民都将玉米的种植间距进行调整。在保证有足够的种植空间时,农民朋友往往采取多种种植方式,比如种间距、行距等,但是因为土壤质量差,因此玉米的间距不宜过宽或过窄,那样会影响到底部的光照和通风性。
2、间苗处理
在种植间距上,需要注意的就是间苗的操作。需要按照定苗密度和品种的特征,做好间距调整,不合适的间距则需要修剪掉,以免不必要的养分消耗,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。
3、中耕培土
中耕培土一般在播种玉米后进行,中耕能够有效的疏松土壤,改善土壤的通透性,还能够增强玉米根部的生长。
4、追肥
在玉米苗期,追肥也是需要注意的,肥料需要与浇水相结合进行,在苗期,追施氮肥,能够促进幼苗生长,而在生长中期,可以追施磷钾肥,促进生长。
四、玉米栽培管理技术
1、水分管理
玉米从出苗到拔节需要大量的水分,一般需灌水2~3次,而抽雄开花期是需水多的时期,有条件的可以每隔5~7天浇一次水,保持土壤的湿润。
2、查苗补苗
在玉米拔节至孕穗期,一般需要进行2次的检查,一是查看玉米幼苗是否出现缺苗现象;二是查苗补苗,一般都是从大田或间苗、补苗逐棵进行,将有缺苗的进行移栽补苗。
3、适时除草
玉米除草可以降低土壤水分含量,促进玉米的根系生长,从而有效防止杂草危害,而且在玉米生长期间还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法进行除草,除草时应选用合适的时间,一般选择在玉米三叶期后进行,如果是土壤较为干旱的地块,在播种时还可以适当的施一些除草剂,这样可以降低除草的工作量。
4、苗期施肥
玉米在拔节期时,施肥可以促进玉米茎叶的生长,从而达到减少杂草危害的作用,在玉米苗期还可以进行硝态氮肥,可以促进玉米苗的根系生长,硝态氮肥的施加一般要选择早上或者晚上进行,这样可以防止玉米茎叶徒长,对玉米造成不必要的养分消耗,从而有效的防止杂草的发生。
5、苗期水分管理
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分的维持,在玉米苗期如果水分不足,会影响玉米苗的生长,严重时会导致玉米苗死亡,而水分也是影响玉米苗是否能够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,玉米苗期是氮元素的需求,但是需要一定的水分,水分过多时会导致玉米苗徒长,需要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决定是否给玉米浇水,一般来说浇水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次,有利于玉米苗的生长。

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若需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5556666666.com/voUBKwdSc8.html